再好的木材,一旦出現致命的裂紋,本身價值便一落千丈。木材開裂,主要分表裂,內裂,端裂和輪裂四種。
木材有一個特性:干縮濕脹。
木材開裂,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前期木材的含水率太高,后期水分蒸發,但蒸發的過程中,木材內部水分蒸發不均勻,導致木材內應力受力不均勻,太干燥的部位,便出現了裂縫。
除了一開始就出現的裂縫意外,也有很多實木家具,用著用著也出現裂紋,其實這也是干燥處理不到位引起的。久而久之,很多人就不愿意買實木家具了。其實最主要的原因,還是因為木材前期處理中,還存有大量的水分。
正常情況下,大氣含水率約為12%(地區不同,會有所差異)。木材含水率當然盡可能低會更好。
木材越干燥,對工藝要求越高,成本當然也就越高。理想又經濟的木才含水率,約為8%左右。
當木材含水率高于大氣含水率的時候,木材中的水分會極力想要往大氣中滲透,這是自然力,是沒有辦法避免的,即使木材表面涂有漆膜,時間一長也沒辦法避免漆膜鼓包,木材開裂等現象。有的家具,即使沒有開裂,用著用著,木材拼接處的裂縫越來越大,也是因為木材中的水分蒸發木材收縮導致的。
當木材中的水分含量比大氣中要低的時候,反而是空氣中的水想要進入到木材內部,但由于木材表面有期末保護,大氣中的水很難進入到木材內部。
這相當于大氣水分給木材施加了一個向內的力,但有木材本身的支撐,木材表面的漆膜,除了被氧化需要保護以外,基本上很難被內應力所破壞。而且含水率低的木材,穩定性也比含水率高的木材要好,這樣的木才做出來的家具,是很穩定的。
正常我們涂抹的漆膜,第一層盡量選擇水性膜,水性膜的吸附力,比一般的油漆要高。好一些的木材,不適合涂漆膜的,盡量在拼接之前,做好燙蠟處理,經過燙蠟處理的木材,對木材本身的保護作用,也比沒涂抹之前要好很多。
對于還沒加工的原木,放置的時候,盡量不要貼地放,放置的地方也盡量找陰涼、干燥的地方庫存。